生活著的千年古鎮(zhèn)
摘要:江南憶,最憶是水鄉(xiāng)古鎮(zhèn)。
|
|
|
|
|
|
|
□ 未 必
江南憶,最憶是水鄉(xiāng)古鎮(zhèn)。江南多古鎮(zhèn)。江蘇的周莊、同里、甪直,浙江的南潯、烏鎮(zhèn)、西塘,這六大古鎮(zhèn)最為著名,是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代表。若將六大古鎮(zhèn)喻作六位人見人愛的美貌女子,西塘在其中或許不是最出色的,但她卻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正是這與眾不同,吸引著眾多中外游客。
西塘古鎮(zhèn)位于浙江嘉善縣。六大古鎮(zhèn)中,西塘面積最大。而她并非以大見長,在她的版圖上,流淌著春秋的水,映印著唐宋的鎮(zhèn),保留著明清的建筑,行走著現(xiàn)代的人。她說,她是生活著的千年古鎮(zhèn)。
生活著的——既含平淡之真,又寓生機活力。這話地道,貼心暖人。生活著的蕓蕓眾生,生活著的千年古鎮(zhèn),相互間有著一種呼應,猶如酒逢知己,瞬間沒有了距離。
西塘源于“吳根越角”,一路走來,已逾千年。千年的歷史,見證著朝代更迭,講述著河道變遷,注視著房屋翻修,觀望著來往無數(shù)的船舶。一切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與自然相協(xié)調的建筑風格。西塘的橋多,立于橋頭,環(huán)顧四周,民居、廊亭、石橋、弄堂、樹木錯落有致,無需任何的修飾,就是一幅完完全全的優(yōu)美畫卷。
江南的古鎮(zhèn)總是與水相伴,有了水,就有了柔情,有了靈氣,有了詩意。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有9條河道在鎮(zhèn)區(qū)交匯,把古鎮(zhèn)分割成幾個板塊,而眾多的橋又把水鄉(xiāng)連成一體?;蛟S是有著太久的歷史,西塘的水猶存著遠古的風韻,無論春夏秋冬,總是恬靜地流淌,不急不慌,氣定神閑。春和景明之時,或秋高氣爽之日,幾位好友,乘一小船,一邊品茗,一邊觀景,忽地覺得,幾千年的歲月正是如此悠悠地劃過,不經(jīng)意間童顏成了白翁,現(xiàn)在成了歷史。從水路游覽古鎮(zhèn),妙處難與人說。
游歷西塘,煙雨長廊是必游之處。長廊磚木結構,依河而建,臨水而筑,實質是一條帶屋頂?shù)慕?,既可遮陽又可避雨。關于長廊,民間有“為郎而建”的傳說。說是很久很久以前,鎮(zhèn)上有一年輕貌美的胡姓年輕寡婦,獨撐著一家老小和一個小商鋪。她的鋪子前的河攤邊有一個豆腐攤,攤主王二,年輕厚道,家境貧寒。王二見胡氏上有老下有小,整天起早貪黑,忙里忙外,便生同情之心,幫著做些體力活。胡氏為感激他的這份情意,借修繕店鋪之時,沿河建起了棚屋,將店鋪前的沿河街道全遮蓋起來。不想棚屋建好之后,胡家鋪子的生意特別紅火。其他商家紛紛仿效,我家連著你家,你家接著他家,逐漸連成一片,形成千米長廊。
煙雨長廊,方便了他人,利益了自己,構筑了風景。夜晚,走在長廊里,聽著槳聲,賞著燈影,想著西塘先人打拼的艱辛,以及鄰里間有情有義的守望照應,眼前頓時明亮起來,看見無數(shù)個賢淑的胡氏,還有無數(shù)個善良的王二。
石弄,是西塘的一大特色。這里的石弄既深又長,曲徑而通幽,可謂“石弄深深深幾許”。最為著名的當數(shù)石皮弄。石皮弄是由216塊厚約3厘米的石板鋪成,總長68米。因其石弄的石板路下有一條細薄如皮的石板作為下水道的表皮,故稱其“石皮弄”。正是這“細薄如皮”的石板,使得全弄雨天從不積水。石皮弄很窄,僅可容一人行走,如遇迎面來人,雙方便會打個招呼,主動側身禮讓。弄堂兩壁高聳,似峭壁一般,抬頭仰視,若“井底之蛙”,所視不大,但見“一線天”。雙腳踩在石板上,石板雖薄,卻感受到了一種厚實,這是歷史的積淀。觸摸著石弄的雙壁,斑駁卻不失滋潤,宛如聽其深遠的述說,娓娓道來先人巧奪天工的智慧。
橋是西塘水陸交匯的紐帶,亦是古鎮(zhèn)的一道景觀。不大的西塘,竟有各式各樣的橋近百座。更引人入勝的是,幾乎每座橋的背后都蘊藏著一段歷史,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寄托著一種美好。
建于明代的“五福橋”,蘊含的是民間對福、德、壽、祿、善終的期許,更是對過橋人的祝福。“送子來鳳橋”是三孔石板橋,傳說建造時恰巧鳳凰來儀,橋名由此而得。橋體上的石階一分為二,左側石階是供男人使用,而右側則是小小的斜坡,專為纏足女子設計,方便她們的行走。這是一種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真正體現(xiàn)著以人為本。還有安境橋、臥龍橋、永寧橋、渡禪橋、環(huán)秀橋、望仙橋……造型精美,風韻各異,拱形橋如彩虹飛架,平臥橋似長笛橫吹。水在橋下流,人在橋上行,你立足橋頭望風景,望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人、橋、水、街,共同裝飾著千年古鎮(zhèn),令人頓覺眼前生意滿滿。
去過西塘的人,總忘不了古鎮(zhèn)的美食。古鎮(zhèn)美食之美,美在原味,美在家常。那原味從里弄里飄出,從廊棚中溢出,彌漫四周,沁人心脾,使你情不自禁向著味道尋去。管老太臭豆腐、錢氏豆腐花、陸家小餛飩、馬氏粉蒸肉、西塘熏青豆,這些小吃均是前店后坊,現(xiàn)做現(xiàn)賣,每樣品嘗一點,可走一路吃一路,頰齒留香,回味良久。
西塘的家常菜,依舊是老的烹藝、老的味道。清蒸白絲魚、醬爆螺絲、椒鹽南瓜、梅干菜燒肉、椒鹽旁邊魚、送子龍?zhí)?,這些并無新奇,尋常百姓家都能做,但西塘人講究火工,講究色、香、味,尤其是味,吃了,就想到了家,想起了母親。值得一提的是“天下第一面”,兩口鍋同時制作,一口鍋用來煮面,一口鍋用來炒制輔料,煮好的面放入另一口鍋,和輔料一起再煮幾分鐘,熱騰騰地撈出,面條筋道,湯汁鮮美可口。老的西塘人不說是吃面,有一個好的說法,叫“撈起熱騰騰的日子”。鎮(zhèn)上有好幾家“天下第一面”的店鋪,相互間有著競爭,西街一家店鋪鮮明亮出自家觀點:店面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好吃硬道理。甚是有趣。
西塘有著靜美,有著風雅,有著愜意時光,有著活色生香的日子。在西塘住上兩日,隨著緩緩流淌的河水,會自覺放緩腳步,慢慢地品,悠悠地賞,會漸漸覺得,這千年古鎮(zhèn)始終活潑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