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江市圖書館12部古籍入選第五批省珍貴古籍名錄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我市圖書館所藏12部元、明、清三朝的精刻、精印、精抄本古籍入選。至此,鎮(zhèn)江市圖書館入選省級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已達120部,進一步彰顯了鎮(zhèn)江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地位與“人文淵藪”的文化底蘊。
涉及三大部類
鎮(zhèn)江市圖書館入選的12部古籍,有元代1部,明代9部,清代2部,涉及史、子、集三大部類,每一部都具有珍貴的學術價值、版本價值與藝術價值,堪稱書中精品。
12部古籍中有刻本11部、抄本1部,雖同是刻本,但在刻印者、刻印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東垣十書》就是由明代的幾代遼王接力完成的,初代遼王朱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五子,為明朝守衛(wèi)北疆,同時將收集到的醫(yī)書刻印給世人,后來的幾代遼王朱豪墭、朱恩鑙先后重刻、修補,最后由嘉靖年間的光澤王朱寵瀼重新???、刻印,成為當今罕見的珍本。
《新刻九我李太史校正古本歷史大方通鑒》《新鐫通鑒集要》的刻印者則分別為“書林余氏”和“書林何敬塘”,“書林”是指以刻書、賣書為業(yè)的書坊,說明它們都是明代的坊刻本,也見證了明代文化和工商業(yè)的繁榮氣象。
唐代詩人孟郊的《孟東野詩集》則是一種朱墨套印本,頁面上的文字分黑、紅兩色,需要用兩塊雕版、分兩次才能印刷成功,看上去非常美觀。這部《孟東野詩集》的刻印者是明代著名的白話小說家凌蒙初,人們往往只知道他是《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作者,但從事古籍保護和收藏的人都知道,他在明代刻書史上同樣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唐會要》由宋代王溥編纂,是研究唐代歷史的基本典籍。從現(xiàn)存較權威的古籍目錄來看,目前存世的《唐會要》版本都比較晚,刻本直到乾隆時期才有,明代抄本只有1種,清代乾隆以前的抄本也只有4種。而鎮(zhèn)江市圖書館所藏的這部書是清代康熙年間的抄本,在海內外現(xiàn)存的傳本中屬于比較早的,彌足珍貴。
4部為康有為收藏
鎮(zhèn)江市圖書館前身為江蘇省立鎮(zhèn)江市圖書館,于20世紀30年代創(chuàng)建,在近百年的發(fā)展進程中,匯集了康有為、丁傳靖等藏書家及紹宗藏書樓、傳經樓、游經樓等本地藏書機構所藏古籍的精華,圖書藏量在省內名列前茅,更有35部珍本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古籍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直觀、最集中的體現(xiàn)。此次入選的這12部珍本古籍,有的已經歷近幾百年來名家的珍藏,有一些還有他們的親筆題跋?!短茣肪褪乔宄趺妓螤蔚牟乇?,上面有“犖”“牧仲”的藏書印。而清刻本《四譯館考》中有清代宗室愛新覺羅·永璥的藏印“欽訓堂書畫記”。永璥是康熙時的廢太子胤礽的孫子,他的嗜好就是收藏古字畫書籍,并精于鑒別真?zhèn)巍?/p>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入選的古籍中,有4部曾由近代思想家康有為收藏,分別為《新刻九我李太史校正古本歷史大方通鑒》《東垣十書》《新刊續(xù)補文選纂注》和《新刊迂齋先生標注崇古文訣》,全都加蓋了“康有為印”等多種印章。其中《東垣十書》和《新刊迂齋先生標注崇古文訣》還有康有為的親筆題跋,康有為曾極力稱贊《新刊迂齋先生標注崇古文訣》“紙墨明潔清整”,是一部難得的佳品。康有為生前曾多次到鎮(zhèn)江游歷,晚年又將母親、妻子和弟弟康廣仁葬在茅山下。他死后,有60多種、2800多冊藏書輾轉到鎮(zhèn)江市圖書館保存。
《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評選工作自2008年開始啟動,由省文化和旅游廳部署,各古籍收藏機構申報,省古籍保護中心組織相關專家評審,只有具備較高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的善本古籍才能名列其中,目前已公布了五批。
(顏晨馨 馬彥如)
■ 新聞鏈接
鎮(zhèn)江市圖書館列入第五批《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的12部古籍
元刻明正德嘉靖遞修本《隋書》
明嘉靖八年(1529)遼藩梅南書屋刻本《東垣十書》
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刻本《新刊續(xù)補文選纂注》
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書林余氏刻本《新刻九我李太史校正古本歷史大方通鑒》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李少泉刻本《精選故事黃眉》
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周氏玉柱山房刻本《讀書志》
明崇禎十六年(1643)唾乙齋刻本《廣博物志增刪》
明凌蒙初刻朱墨套印本《孟東野詩集》
明書林何敬塘刻本《新鐫通鑒集要》
明刻本《新刊迂齋先生標注崇古文訣》
清康熙刻本《四譯館考》
清抄本《唐會要》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