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好逼天天有久久网站,www夜夜操comwww,美女网站视频一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首頁 芙蓉樓 首頁

和朱熹一起考中進士的鎮(zhèn)江人

2022-08-04 14:31 來源:京江晚報

cea0ec82-1052-40ae-80a4-e86382036085

c22aede7-7994-4e7e-8267-6b5c601801bd

3f2d34ea-1a1a-429f-9de6-1f070f6ed4fb

《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關(guān)于柳仲永、鐘將之、江賓王的記載

文/邱隆洪

每年高考結(jié)束,考生的成績及錄取學(xué)校都會成為熱門話題,有些孩子考上理想學(xué)校的家長,還會將錄取通知書曬到微信朋友圈,讓親朋好友沾沾喜氣。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朝廷也會將高中進士的學(xué)子名字寫在皇榜上公布,稱之為金榜題名。到了宋代,由于印刷術(shù)的鼎盛發(fā)展,朝廷還會將新科進士的信息進行整理,匯編成《進士題名錄》,刊印發(fā)放到全國的官學(xué)和書院??上未喾闊煈?zhàn)火,兩宋的進士題名錄大都亡佚不傳,然而《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卻有幸留存,是因為著名學(xué)者朱熹就在這一榜中,后來的學(xué)者們競相傳抄,借名人效應(yīng)得以保存至今。

《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系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的進士題名錄,是科狀元為王佐,共取進士330人,此書均列名氏,又有特奏名進士457人,此書只存1人,其他都已闕佚。朱熹位列該榜的五甲90名,成績不是很優(yōu)秀,與朱熹同年考中進士的還有三位鎮(zhèn)江人:鐘將之(四甲12名,丹陽人)、江賓王(四甲105名,句容人)、柳仲永(五甲45名,丹徒人),此書提供了他們詳細而可靠的個人情況,包括姓名、字號、年齡、生日、排行、籍貫、家庭情況及祖先三代名氏等等,對于研究這些歷史人物的生平具有很重要的價值,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柳仲永:易被后人誤作著名詞人柳永

提起柳仲永,不少人會誤以為就是那位“奉旨填詞”的著名詞人柳永(字仲永),《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關(guān)于柳仲永的個人情況是這樣記載的:

(五甲第四十五人)柳仲永,字德修,小名詵郎,小字宜之,年五十一,十二月二十七日生。外氏呂。偏侍下(注:意為繼母健在)。第三十四。兄弟三人。四舉。娶呂氏。曾祖諲,故,不仕;祖震,故任承事郎;父彥純,故,不仕。本貫:鎮(zhèn)江府丹徒縣化龍坊。曾叔祖金紫紳為戶。

從上面記載的情況可以看出,南宋鎮(zhèn)江進士柳仲永跟我們所熟知的著名詞人柳永(生活在北宋末年,福建人)完全不是同一個人。

根據(jù)《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記載的情況來看,柳仲永的科舉之路并不太順,四次參加科舉考試才中進士,中進士時已經(jīng)五十一歲了,《嘉定鎮(zhèn)江志》對其有簡略記載,柳仲永中進士后曾任處州(今浙江麗水)知州,葬于黃茂山(今地不詳)。

順便多說兩句,宋代潤州(鎮(zhèn)江)柳氏是一個相當有影響的家族,先后有柳瑾、柳涚、柳仲永登進士第,其中柳瑾(字子玉)與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同為慶歷二年(1042)進士,王安石有《呈柳子玉同年》詩,潤州柳氏還和眉山蘇氏有姻親關(guān)系,柳瑾的兒子柳仲遠娶的是大文豪蘇軾的堂妹,蘇軾過潤州(鎮(zhèn)江),多次到訪柳家,與柳瑾有詩詞唱和,柳瑾去世后,蘇軾還撰有《祭柳子玉文》以示紀念。至于宋代的潤州(鎮(zhèn)江)柳氏特別是柳仲永和后來的京江柳氏有無關(guān)系,由于缺少足夠的證據(jù),筆者不敢妄言,不過筆者注意到,《京江柳氏宗譜》對先世的確切追溯止于明代,以明人柳鯤為一世祖。

鐘將之:兄弟、父子皆進士

鐘將之出自丹陽鐘氏,丹陽鐘氏尊鐘雅為南渡始祖,鐘雅,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著名書法家鐘繇之弟,西晉末年扈從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建業(yè)(今南京),成為江南鐘氏始祖,五代十國后唐時期,裔孫鐘敏自江寧(今南京)遷居曲阿(今丹陽)廣濟橋,成為丹陽鐘氏始祖,至鐘將之一代,鐘氏在丹陽已繁衍將近兩百年,《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關(guān)于鐘將之的個人情況是這樣記載的:

(四甲第十二人)鐘將之,字仲山,小名鳳哥,小字子飛,年十九,十二月十七日生。外氏戎,繼母周氏。具慶下(注:意為父母健在)。第百十三,兄弟六人。一舉。未娶。曾祖順,故,不仕;祖甫,故,不仕;父允,未仕。本貫:鎮(zhèn)江府丹陽縣練塘鄉(xiāng)龍許里。故伯敦武郎亶為戶。

古時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意即三十歲考取明經(jīng)科是年齡比較大的了,而五十歲考取了進士卻很年輕。據(jù)統(tǒng)計,紹興十八年登科進士平均年齡為35.63歲,年齡最大的為64歲,鐘將之年僅十九歲即高中進士,可謂年少得志。從參加考試次數(shù)來看,紹興十八年登科進士平均在2.26次,最“悲催”的一位是參加7次才考中進士的,像鐘將之這樣一舉成功還是很難得的。巧合的是,位列同榜五甲90名的朱熹,也是年僅十九歲即高中進士,且同為一舉成功,只是由于生活圈子不同,兩人似無交集,粗略翻檢知名學(xué)者束景南撰《朱熹年譜長編》,未發(fā)現(xiàn)鐘將之的相關(guān)文字記載。

《京口耆舊傳》《至順鎮(zhèn)江志》均對鐘將之有記載,紹興十八年登進士第后,鐘將之任淮陰縣尉,此后主要是擔任教職,先后任盱眙軍、泰州、常州教授,訓(xùn)飭有方,培養(yǎng)了一大批士子,官終滁州通判,南宋學(xué)者劉宰撰有《故通判滁州朝散鐘大夫墓志銘》,對其生平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鐘將之的弟弟鐘宜之和兒子鐘穎也先后進士及第,丹陽鐘氏成為南宋鎮(zhèn)江頗為耀眼的科舉世家之一。鐘宜之,字仲行,淳熙二年(1175)登進士第,擔任行在惠民和劑局(即官辦藥局,在杭州)主管。鐘穎,字元達,慶元二年(1196)登進士第,歷任余杭知縣,濠州(今安徽鳳陽)、鎮(zhèn)江府、隆興府(今江西南昌)通判,終知建昌軍(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在各地均有作為,政聲頗佳。

江賓王:后代珍藏題名錄數(shù)百年

句容江氏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古老家族,江氏系出濟陽(今河南蘭考附近),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期,江統(tǒng)隨晉室衣冠南渡,僑遷江南,被尊為南渡始祖。據(jù)《濟陽江氏統(tǒng)宗世系譜》記載,句容江氏始遷祖為江統(tǒng)六世孫江濬,時間大約在南朝宋齊之間,至江賓王一代,句容江氏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了,《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關(guān)于江賓王的個人情況是這樣記載的:

(四甲第一百五人)江賓王,字彥濟,改作朝翁,小名佛保,小字季說,年五十三,三月十五日生。外氏徐氏、沈氏。永感下(注:意為祖父母、父母俱亡故)。第三八,兄弟四人。六舉。娶朱氏、管氏、戴氏、徐氏。曾祖贊,故,不仕;祖仲文,故贈承事郎;父述道,故,不仕。本貫:建康府句容縣坊正鄉(xiāng)南陽里。自為戶。

和柳仲永一樣,江賓王的科舉之路也不太順暢,六次參加考試才得以登進士第,時年已經(jīng)53歲了?!逗胫尉淙菘h志》卷六對江賓王有簡略記載,江賓王登進士第后,初任泰興縣主簿,升任翰林院編修。另據(jù)《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二記載,紹興二十六年(1156),江賓王因諂事權(quán)相魏良臣,被罷免官職。如此算來,從高中進士到被免官,江賓王的仕途僅有短短的8年時間,《全宋詩》收錄有他的一首詩《題茅山胡道士琴月卷》。

值得一提的是,句容江氏家族在《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流傳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進士題名錄不僅具有人事檔案和通訊錄的性質(zhì),對于進士及第之家來說,更是具有紀念冊的性質(zhì),是光宗耀祖的文獻資料,也是激勵后人的好素材,句容江氏十分重視《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的保存,歷代視若珍寶。明初,國子監(jiān)祭酒鄭紀從句容江氏處抄錄該書,還把抄本送給了好友、刑部尚書王鑒之,并告訴他原書在句容,王聽罷大喜過望,立即到句容尋訪,最終在江賓王后人江璽處見到了這部已保存了三百多年之久的稀世之作,重加校閱后,囑咐徽州知府李宗仁在紫陽書院刊刻行世。為了突出名人效應(yīng),王鑒之在付印時將書名改成了《朱子同年錄》,他的這番操作后來遭到清代四庫館臣集體“吐糟”,認為書名既不以狀元題名,也不以帝王年號題名,不符合“國制”,因此在收入四庫全書時,又將書名改回了《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

斗轉(zhuǎn)星移,句容江氏家藏的《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已不可尋,好在借著朱熹的名人效應(yīng),以它為藍本的多種刻本、抄本得以流傳下來。據(jù)學(xué)者研究,現(xiàn)存各種版本的《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主要來源于兩大系統(tǒng),其中以句容江氏家藏本為藍本刊刻的明弘治年間刻本,就是其中非常重要和流傳非常廣泛的底本之一。

責任編輯:阿君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