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亭上思稼軒


文/圖 吳巧玉
我國有許多的亭臺樓閣是因詩詞歌賦而聞名的,如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等。鎮(zhèn)江的北固亭也不例外,因辛棄疾的詞而名噪天下——“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北固山是我比較熟悉的地方。此處地勢高迥,林木蔥綠,每到天朗氣清的日子,北眺長江,依稀可見揚州煙樹,回望鎮(zhèn)江城內,則見“西津古渡,尋常巷陌”。
辛棄疾,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人。辛棄疾生當宋金對抗之際,年少時曾向當時的學者劉瞻、蔡光等求學。那時,名儒蔡光因出使金國,為金國所扣留,長期住在北方。辛棄疾帶著自己的詩詞作品去拜見他,蔡光認為他將會以詞得名,于是辛棄疾就發(fā)奮作詞。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國皇帝完顏亮親率大軍南侵。辛棄疾聚集兩千多人的隊伍,跟隨天平節(jié)度使耿京在山東河南一帶抗金,并在軍中擔任掌書記一職。后來,耿京派遣辛棄疾南渡,準備與南宋軍隊聯合,伺機北伐。不料義軍中出現叛徒張安國,這個人殺害了耿京,并投降了金軍,聯合北伐的事情失敗了。辛棄疾義憤填膺,帶領少數人馬強闖金營,親自生擒叛徒張安國,南渡歸宋。歸正后,辛棄疾即擔任江陰簽判,寫成《請練民兵守淮疏》上奏高宗皇帝。然而,南宋小朝廷不思進取,甘于偏安東南一隅,朝中主和派把持政權。宋金達成和議,辛棄疾感到大失所望,于是寫成《美芹十論》上書皇帝,表達北伐心愿,卻未被采納。乾道四年(1168年),辛棄疾調任建康府(今南京)通判。這年秋天,辛棄疾登上賞心亭,向北眺望故土,寫下《水龍吟》一詞。詞中寫道:“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這寥寥幾句描寫極其精致,又極其沉痛地表達了北伐心愿無人理解的苦悶,抑郁之情堪比王粲《登樓賦》。乾道六年(1170年),皇帝在延和殿召見辛棄疾,并問計于他。隨即升遷為司農主簿,寫《九議》上書虞允文將軍,也未被虞采納。又過了兩年,辛棄疾出任安徽滁州知府。
淳熙元年(1174年),辛棄疾任江東安撫司參議,不久又調任倉部郎官。第二年,出任提點江西刑獄,在任上因平定賴文政之亂有功,朝廷加封他秘閣修撰的頭銜。這年,辛棄疾經過江西造口,寫下《菩薩蠻》,這首詞寫得可謂血淚淋漓,古今寫《菩薩蠻》曲牌的人都比不過他。詞中“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一句,通過贊美水的一往無前表達了對擋道之山的怨恨,然而揮師北伐恢復中原的壯志卻始終得不到實現。淳熙六年(1179年),辛棄疾從湖北任上漕移湖南,出任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撫使。在官員交接的筵席上,辛棄疾因無計留春,卻有懷對景,因此賦《摸魚兒》。那時孝宗愛讀辛詞,但是每讀到這篇時總露出不高興的神色,因為這首詞流露出太多的怨望之情。
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終于被罷免了所有的職務,回到上饒、鉛山一帶閑居,這一閑就是二十多年。辛棄疾在帶湖建造了新居,為之取名叫“稼軒”,從此開始并終身以“稼軒”為號。辛棄疾喜愛村居,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在這期間,他寫下許多描寫鄉(xiāng)村景色的小詞,可以說開了田園詞派的先河。
直到嘉泰三年(1203年),辛棄疾才被重新起用,出任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轉任鎮(zhèn)江知府。這時主戰(zhàn)派韓侘胄準備北伐,辛棄疾于是壯志滿懷,登上北固亭,寫下一首懷古詞,這就是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因為他的志向是恢復中原,所以追懷雄霸南方的英雄孫權和劉裕;詞中寫到佛貍,則是以拓跋氏來影射金人。這首詞毫無疑問是辛棄疾的登峰造極之作,不過當時就有人說他運用典故過多。岳珂曾經當面指出來,但是辛棄疾非但不生氣,反而很高興,并立即動手修改,有時一天要改幾十次,一個多月才修改完成。據此推測,則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首詞,肯定不是最初的原稿了。
開禧元年(1205年),辛棄疾因謬舉之過,又被罷免職務回到江西鉛山,滿腔熱血,最終落得“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開禧三年(1207年)八月,朝廷任命他做樞密院都承旨的官,他以生病為由沒有接受任命。這年九月初十日,一代抗金志士、詞壇巨擘辛棄疾在江西鉛山病逝,安葬在鉛山南面的陽原山,終年六十八歲。
因為辛棄疾性情郁勃、意氣縱橫,所以他所寫的詞情深才大。推究起來,由于辛棄疾身懷絕世之才,不受拘束,所以能在唐宋諸大家之外,別樹一幟。清末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幼安不可學也。學幼安者率祖其粗獷、滑稽,以其粗獷、滑稽處可學,佳處不可學也。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氣象論,亦有橫素波、干青云之概,寧后世齷齪小生所可擬耶?”又說:“稼軒詞豪。無其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這個說法真是太貼切了。因為辛棄疾性格豪放,無人可及,而且并不是刻意為之,所以后人沒有辦法模仿。
詞人已逝八百余年,但辛棄疾在鎮(zhèn)江留下的光輝辭章,特別是《永遇樂》和《南鄉(xiāng)子》兩首,將永遠在中華文史上熠熠生輝。而詞人的拳拳愛國之心和超然于世的才情,亦影響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鎮(zhèn)江人民。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