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好逼天天有久久网站,www夜夜操comwww,美女网站视频一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首頁 芙蓉樓 首頁

南宋詩人陸游在鎮(zhèn)江

2023-05-25 10:32 來源:京江晚報

陸游焦山碑刻《踏雪觀瘞鶴銘》

陸游焦山碑刻《踏雪觀瘞鶴銘》

陸游《自書詩卷》

陸游《自書詩卷》

陸游書稿《入蜀記》 圖:陳水源 提供

陸游書稿《入蜀記》 圖:陳水源 提供

陸游《劍南詩稿》

陸游《劍南詩稿》

文/陳水源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陸游《游山西村》中膾炙人口的詩句。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生活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與南宋著名詩人、藏書家尤袤,南宋名臣、文學家范成大,南宋文學家、政治家楊萬里合稱中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四大家。

自幼聰慧 進士第一

據(jù)《宋史·卷三百九十五》記載:“陸游,年十二能詩文,蔭補登仕郎。鎖廳薦送第一。”陸游出身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高祖陸軫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學,官至尚書右丞,所著《春秋后傳》、《爾雅新義》等是陸氏家學的重要典籍;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jié)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轉運副使。宣和七年(1125年),陸宰奉詔入朝述職,偕夫人唐氏由水路進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靖康之恥),陸宰遂攜家眷南遷山陰。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陸宰改奔東陽,家境才開始逐步安定下來,時陸游年僅四歲。

陸游出生于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陸游在《感興》詩中寫道:“少小遇喪亂,妄意憂元元。忍饑臥空山,著書十萬言。”陸游自幼聰慧過人,先后師從毛德昭、韓有功等人。十二歲即能為詩作文,因長輩有功,以恩蔭被授予登仕郎之職。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陸游進京臨安(今杭州)參加鎖廳考試(現(xiàn)任官員及恩蔭子弟的進士考試),主考官陳子茂閱卷后取為第一,因秦檜的孫子秦塤位居陸游名下,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陸游參加禮部考試,秦檜指示主考官不得錄取陸游。從此陸游被秦檜嫉恨,仕途不暢。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逝,陸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不久,調入京師,任敕令所刪定官。陸游進入朝中后,應詔上策,進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應隨意封加王爵”;高宗酷愛珍稀玩物,陸游認為“虧損圣德”,建議皇帝嚴于律己。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陸游以楊存中掌握禁軍過久,權威日盛,多有不便,進諫罷免楊存中,高宗采納,降楊存中為太傅、醴泉觀使,升陸游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負責司法工作。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任命陸游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陸游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時孝宗在宮中取樂,并未重視,陸游得知后告訴大臣張燾。張燾入宮質問,孝宗遂罷陸游為鎮(zhèn)江府通判。所謂通判又叫監(jiān)州,監(jiān)察知州(正六品)。

鎮(zhèn)江交游 三山懷古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陸游三十九歲,出任鎮(zhèn)江府通判。陸游在任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鎮(zhèn)江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跋涉的蹤跡。他登臨金山、焦山、北固山,寫下了千古名作,留下了不朽篇章。北固山瀕臨大江,三面環(huán)水,登樓遙望,淮南草木,歷歷可數(shù)。這年十月初,陸游陪同鎮(zhèn)江知府方滋登多景樓游宴時,內心感嘆,寫下了《水調歌頭·多景樓》:“江左占形勝,最數(shù)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緲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時金兵方踞淮北,鎮(zhèn)江為江防前線。江東一帶據(jù)有險要形勢的地方,第一要數(shù)像屏障般雄偉的鎮(zhèn)江。山挽山,山連山,就像畫圖般莽莽蒼蒼,云渺渺,水隱隱,景色美處聳立著高高的樓房。戰(zhàn)事又起,戰(zhàn)鼓號角聲面對著風顯得格外悲壯。

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閏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陸游與韓元吉(字無咎,南宋詞人),在鎮(zhèn)江相聚。當年韓元吉以新鄱陽守的身份赴鎮(zhèn)江看望母親,因為他的哥哥元龍時為淮東總領官,總領所就設在鎮(zhèn)江。陸游與韓元吉兩人是早就認識的,這次相逢鎮(zhèn)江,一起覽觀江山,舉酒相屬,更相唱和。“道群居之樂,致離闊之思,念人事之無常,憚吾生之不留。”他們在兩個月的相聚中,彼此唱和的詩詞作品共有三十多首。其中有《赤壁詞·招韓無咎游金山》:“禁門鐘曉,憶君來朝路,初翔鸞鵠。西府中臺推獨步,行對金蓮宮燭。蹙繡華韉,仙葩寶帶,看即飛騰速。人生難料,一尊此地相屬?;厥鬃夏扒嚅T,西湖閑院,鎖千梢修竹。素壁棲鴉應好在,殘夢不堪重續(xù),歲月驚心,功名看鏡,短鬢無多綠。一歡休惜,與君同醉浮玉。”

這年隆冬,陸游邀約詩友何德器、張玉仲與韓元吉踏雪尋訪焦山《瘞鶴銘》。陸游借著酒興在焦山摩崖上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踏雪觀瘞鶴銘》:“陸務觀、何德器、張玉仲、韓無咎,隆興甲申閏月廿九日,踏雪觀瘞鶴銘,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風檣戰(zhàn)艦在煙靄間,慨然盡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歸。明年二月壬辰,圜禪師刻之石,務觀書。”陸游撰并書的《踏雪觀瘞鶴銘》,極其醒目地矗立在焦山摩崖的石壁上。其石刻內容充溢著陸游憂國憂民之情,傾注了對當年中原形勢“烽火未熄”的憂慮,此石刻多受后人推崇。

在即將離別之際,更感到相聚時間的寶貴,多在一起說說話,比什么都強,陸游寫下了《浣溪沙·和無咎韻》:“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xù)舊愁生??椭袩o伴怕君行。”懶得再去沙洲邊飲酒,和你一起欣賞窗外風景。黃昏時分吹起的號角最能牽動情懷。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閑的日子很少;新添的憂愁往往在舊愁中生出。他們這次鎮(zhèn)江相聚所作歌詩當時曾合集刊刻,非常遺憾的是居然沒有流傳下來,現(xiàn)在唯一能見到的是收在陸游《渭南文集》中的一篇《京口唱和序》,還可使我們知道當時的大概情形。

筆耕不輟 詩書俱佳

《劍南詩稿》是陸游創(chuàng)作的詩詞集,共85卷,該書收錄詩詞九千三百四十四首,其中《將至京口》就是陸游在任鎮(zhèn)江府通判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詩?!秾⒅辆┛凇罚?ldquo;臥聽金山古寺鍾,三巴昨夢已成空。船頭坎坎回帆鼓,旗尾舒舒下水風。城角危樓晴靄碧,林間雙塔夕陽紅。銅瓶愁汲中欞水,不見茶山九十翁!”詩中京口即今鎮(zhèn)江,以京峴山得名;金山舊在江中,今四周沙漲成陸。中欞即中泠泉,在今金山公園西北石簰山東。茶山:人名,曾幾(南宋詩人、禮部侍郎),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相傳當年陸游為了自己的恩師曾幾,曾親汲中泠泉,留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自書詩卷》為陸游告退歸里時所作的書法作品,縱31厘米,橫701厘米,自撰并書“懷成都十韻”詩,是陸游詩、書俱佳的代表作品。此卷元時為高秋泉之父隨軍南征時所得,至正年間為楊明中購藏,又歸其侄楊敏,明中期曾由沈周收藏,清初先后由孫承澤、王藻儒收藏,后入清內府。據(jù)史籍記載:“這件珍品在元代至治、泰定年間,也就是問世一百多年以后,曾一度在鎮(zhèn)江流傳。引首有明代程南云篆書放翁遺墨四字。拖尾有元人郭畀、俞庸、程郇三段長題,對陸氏文章翰墨至為推崇,認為是先生得意之作。還有明人陳璉、沈周等題跋。”這里所說的兩位鎮(zhèn)江籍元代學者就是:郭畀,開沙(丹徒高橋)人,歷任淮海書院山長,鎮(zhèn)江儒學學錄、江西饒州鄱江書院山長;俞庸(元朝大臣、陜西戶縣明道書院山長),原籍永嘉平陽(今浙江),后隨父遷居京口(今鎮(zhèn)江)。兩位學者在鎮(zhèn)江見到陸游《自書詩卷》這幅珍跡后,仰慕陸游的詩名,均為之題跋。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其詩詞文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有《劍南詩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

責任編輯:阿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