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好逼天天有久久网站,www夜夜操comwww,美女网站视频一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首頁 芙蓉樓 悅讀文字

“我送親人過大江”

——走進揚中渡江文化園

2023-06-25 16:27 來源:京江晚報

b8b9983b-5565-4315-9418-4d18e838129c

文/李學(xué)軍

早就聽聞?chuàng)P中渡江文化園是個紅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心欲參觀之念隨時間增長欲加日甚。在一個雨水菲菲時日,終于如愿。渡江文化園位于揚中市新壩鎮(zhèn)欄桿橋碼頭。它緊鄰揚中市國防園,面壁滾滾東逝的長江水,并在此豎有一塊“我送親人過大江原址”石雕,西迎圌山。與鎮(zhèn)江、揚州隔江相望。園內(nèi)“我送親人過大江”主題雕塑赫然矗立,背面以刻字方式詳細記錄這一歷史背景。“鐘山風(fēng)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為傳承渡江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揚中市于2014年在昔日解放軍渡江地,建立起渡江文化園。該園以1949年4月22日解放軍第3野戰(zhàn)軍8兵團20軍在揚中渡江的光輝歷史和新華社隨軍高級記者鄒健東當時所攝“我送親人過大江”的新聞?wù)掌瑸橹骶€,包括“我送親人過大江”主題雕塑廣場、“我送親人過大江”展館和揚中革命斗爭發(fā)展館。

揚中,四面環(huán)長江,取名為揚子江中之意,東瀕江陰要塞,西與圌山關(guān)、三江營相望,是長江下游的軍事要地之一。

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千舟競發(fā)。這一情景深深打動了在岸邊采訪的新華社攝影記者鄒健東,他迅速地用相機記錄下這一幕。后來,戰(zhàn)地記者鄒健東說:“夾江江面上,渡江船只一字排開,波瀾壯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搖船的小姑娘,看上去只有十六七歲。為了快點把解放軍送過江,她迸發(fā)出全身的力氣,使勁搖櫓,背后的大辮子隨著動作前后搖擺,充滿了力度和美感。”可能誰也不會想到,小姑娘留下的背影,成了最美最美的一瞬間。大辮子姑娘也沒有料到,自己奮力搖櫓的一瞬永遠定格在共和國的戰(zhàn)爭史上成為最撼動人心的畫面,經(jīng)典永存。

當年拍攝這張照片的鄒健東,一直惦記著這個使他難以忘懷的背影。多少年來,他一直尋找著這位素不相識的“大辮子姑娘”,期盼著把照片親手交給她。然而,所有這一切,這個大軍過江后就隨夫南遷的姑娘卻全然不知。經(jīng)過幾番輾轉(zhuǎn)周折,終于在1999年,大辮子姑娘與鄒健東得以相見,并同時出現(xiàn)在當年央視慶“八一”文藝晚會上,兩人熱情相擁,訴說著不盡的思念和相互的問候。原來,大辮子姑娘是江蘇寶應(yīng)縣人,叫顏紅英,漁民家庭出身。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時,時年19歲的顏紅英主動報名參加船工隊伍,迎送親人解放軍“打過江南去,解放全中國”。在寬闊的江面上,敵機飛來飛去,不斷轟炸,不斷有船被燒毀炸毀。她一槳緊似一槳地劃著船,臉頰被炮彈打傷了,腦部也被彈片炸傷,聽力受到嚴重影響,但絲毫沒有停下手中的櫓槳。江蘇全境解放后,榮獲渡江支前二等功。隨后,便流轉(zhuǎn)到蘇州安家落戶,沐浴著共和國的和平陽光,過著相夫教子的平靜日子。直到2022年底,顏紅英因病去世,享年93歲。

揚中渡江文化園興建,升華了軍民雙方的魚水深情,不僅架起了一座連接歷史和現(xiàn)實、軍隊與駐地的橋梁紐帶,更為傳承紅色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提供了一個重要陣地。參觀過程中,我詢問一位年長的工作人員來此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人數(shù)多不多?他回應(yīng):很多,尤其到了節(jié)假日,游人出乎意料的多,他們或參觀紀念館融入歷史,或到夾江邊眺望回想,或駐足雕塑前合影留念。

紅色經(jīng)典,就像一盞明燈,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幫我們澄清心中的迷霧,給我們堅定前行的勇氣。渡江戰(zhàn)役,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軍事史上的壯舉,它造就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yè)績,譜寫了偉大的革命詩篇。為了那些不該被忘卻的記憶、為了那些不該被丟棄的信念,我們應(yīng)銘記歷史,代代傳承,讓那段紅色的歲月成為我們精神的支柱和前進的動力。

責(zé)任編輯:阿君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