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好逼天天有久久网站,www夜夜操comwww,美女网站视频一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首頁 芙蓉樓 首頁

黃鶴山畔米芾魂

2023-09-14 10:24 來源:京江晚報

北固風光 資料圖

北固風光 資料圖

文/潘春華

鎮(zhèn)江,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及其幽雅秀麗的自然風光,被北宋書畫家米芾贊譽為“城市山林”,現(xiàn)北固山多景樓上仍留有米芾“天下江山第一樓” 的墨跡。米芾在留戀鎮(zhèn)江鶴林寺前南山風光的日子里,常以青山綠水為藍本,大贊“南山可做畫材”,作畫不求工細,多用水墨點染,“天真發(fā)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時出新意”,創(chuàng)造了千百年來獨具一格的“米氏畫派”, 后人稱之為“米氏云山”,他這一獨特的技法也被稱為“米點”,對后世中國畫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以致數(shù)百年來,坐落于鎮(zhèn)江南郊黃鶴山北麓的米芾墓,前來拜謁、瞻仰者代代不絕。

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也稱米襄陽、米南宮,出生于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祖籍山西太原,后遷襄陽,定居于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米芾之子米友仁《瀟湘奇觀圖》題跋云:“先公居鎮(zhèn)江四十年。”故亦稱吳人。

米芾7歲習帖,“其書壁以沈傳師為主”。10歲寫碑刻,后隨母在汴京,飽覽時賢書翰大作及唐代名篇巨制,并認真臨習。米芾擅書畫,能詩文,精鑒別。因母親閻氏曾為宋英宗趙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恩蔭補為浛光縣尉,歷知雍丘縣、漣水軍、校書郎、書畫博士、太常博士、知無為軍、禮部員外郎。

《宋史·文苑傳》說:“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得王獻之筆意。”與蘇東坡、黃庭堅、蔡襄并稱“宋四家”。更因首創(chuàng)“米派”畫風,被后世尊為“杰出的藝術大師”。米芾傳世墨跡主要有《向太后挽辭》《苕溪詩卷》《蜀素帖》《方圓庵記》《天馬賦》《多景樓詩帖》《珊瑚帖》《草書九帖》等。其書論也頗多,著有《書史》《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寶晉英光集》《評字帖》等。

米芾一生好書畫、好石、好硯、好潔、好異服、好收藏,好異尚奇,怪誕的行為被世人視為“顛狂”,故米芾有“米顛”的雅號。米芾愛書法字畫成癖,熱衷收藏名帖,有時近乎失去理智。有一次,當小官的米芾經(jīng)過道林和岳麓兩寺,發(fā)現(xiàn)了自己早年學習的唐朝書法家沈傳師的真跡,借看不算,還帶著帖開船逃走,僧人告官,終被追還。據(jù)《清波雜志》記載,米芾“嘗從人借古畫自臨搨,搨竟,并與真贗本歸之,俾其自擇而莫辨也。巧偷豪奪,故所得為多”。

米芾愛穿唐人服飾,頭戴高冠,“風神蕭散,音吐清暢,所至人聚觀之”。時傳他坐轎時將轎頂揭去,露出半截帽子在外,招搖過市,見者無不大笑。“所為譎異,時有可傳笑者。”在無為州當官時,治所有塊巨石,形狀奇丑,米芾見了欣喜萬分,說:“此足以當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之后每路過這塊石頭都稱之“石丈”。 此事日后被傳了出去,由于有失官方體面,被人彈劾而罷了官。

米芾晚年好佛學禪,特別喜愛鎮(zhèn)江南郊鶴林寺,認為是念佛習畫的佳所,表示死后愿做鶴林寺伽藍護寺。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米芾死前一月就料理家中未了事宜,作書告別親友,預辦了一口棺材,坐臥飲食都在里邊。據(jù)說他死前七天,不吃葷腥,沐浴更衣,焚香清坐。死的當天,又請來地方官員,他舉著拂塵對大家說:“眾香國中來,眾香國中去。人欲識去來,去來事如許。”說畢,扔掉拂塵,合雙掌于胸前,靜靜地死去,時年57歲。大觀三年(1109年)六月,安葬于潤州丹徒西南長山下,好友蔡肇為其撰墓志銘?!端问贰酚袀?,野史、雜記皆有記載。

后來墓地年久荒蕪,以至難尋。米芾后裔根據(jù)他生前愿望,在鶴林寺前的黃鶴山畔,掘土建衣冠冢,與米芾的父母墓相鄰。蘇東坡與米芾是多年摯友,東坡曾戲稱米芾是“狡兔三窟”,因米芾當年在鎮(zhèn)江有三處住所。

米芾墓地倚傍鶴林寺前的黃鶴山,坐南朝北,綠樹環(huán)抱,峰巒拱衛(wèi),氣象萬千。原有的石坊、墓碑、墓冢,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明末崇禎年間又加修葺,清代至民國早期曾重修墓冢及碑坊。現(xiàn)米芾墓園為1987年春改建,墓圍12.6米,墳冢直徑4米,白色大理石做墓墻。墓前立有高達2米的大理石墓碑一通,碑上刻“一九八七年春日重修宋禮部員外郎米芾元章之墓”, 由清雍正帝九世孫、中國書法家、書畫鑒定家啟功題寫。墓前是寬闊的憑吊平臺,墓門兩側各有一個下方上圓雕刻云朵紋的大理石柱,墓門前的墓道有臺階60級,寬約3米,長達60米,依山勢由上而下向北延伸,兩邊筑以玉帶坡,夾三層祭臺,平面呈曲尺形。

墓前50多米外的墓道口,立有新修的石闕坊,橫額上陰刻著“米芾墓”三個大字,兩側石坊柱上鐫刻一副楹聯(lián):“抔土足千秋,襄陽文史宣和筆;叢林納數(shù)武,宋朝郎署米家山。”巧妙地將米芾的出生葬地、官職成就聯(lián)系在一起了。

自被文人墨客視為“文化之冢” 的米芾墓重修后,每年有大量海內(nèi)外游客、學士、書家前往瞻仰、憑吊,就連日本等國的各級書畫協(xié)會到鎮(zhèn)江后,也必去米芾墓拜謁。在贊嘆鎮(zhèn)江錦繡山水之余,追思千百年來歷史上先賢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后,會對米芾這樣才氣橫溢的大藝術家,有如此一塊長眠的風水寶地,感到無比欣慰。正如近人石三友先生贊嘆的:“確是名人名地相得益彰呢。”

責任編輯:阿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