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好逼天天有久久网站,www夜夜操comwww,美女网站视频一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首頁 芙蓉樓 首頁

鮑皋《五州絕頂紀游七十韻》簡說

2024-02-01 09:25 來源:京江晚報

72ea3c99-fb1e-44e6-bab0-b07d168aec0e

文/裴偉

清代乾隆年間鎮(zhèn)江名詩人鮑皋《五州絕頂紀游七十韻》(亦稱《游五州絕頂》)是作者寫本地風光的重要詩篇之一,記述了作者攜二客決心登上“南徐千百山”之冠的西郊五州山及艱難歷險的登山過程,中間寫景狀物頗有可圈點、稱贊之處,是值得介紹的。

《嘉定鎮(zhèn)江志》卷六說“五州山在城西二十里。山名不知何始。前輩多以為登山之絕頂,望見五州。故曾文肅布詩云:‘天際林巒壓壽丘,夾江旁瞰兩三州。’蔡舍人肇亦有詩云:‘海門西北起崇丘,絕頂參差見五州。’皆謂五州在目中。然嘗登崇丘而望,唯真、揚、昇、潤四州尚可溯目,又不特此山為然。獨《文選》載顏延年《車駕幸京口》詩云:‘虞風載帝狩,夏諺頌王游。春方動乘駕,望幸傾五州。’注云:‘九州之地,宋得其五。五州之人傾心望帝幸焉。’(《嘉定志》)著者)按:晉宋間淮北遺黎僑寓江左,疑五州之民居此山左右,故得名耳。一名二義,當兩存之。”

明代軍事地理文獻《金焦二山險要說》“長山西北起為五州山,至下鼻浦遂入江,突而為此山,始名浮玉”(明 鄭若曾《江南經(jīng)略》卷六)。

五州山號稱“南徐鎮(zhèn)山”,矗立江岸,名播海外。不僅形勝(主峰海拔306.6米)應該重視,而且五州山是很有文學意蘊之山。王安石《泊船瓜洲》之“鍾山只隔數(shù)重山”,從江北看江南的第一山是它(王安石《揚州平山堂》“城北橫岡走翠虬,一堂高視兩三州”似乎也是為“遠山來與此堂平”的“遠山”提供注腳。北宋后期王以寧《驀山溪》“平山堂上,側盞歌南浦。醉望五州山,渺千里、銀濤東注”也是如此)。米芾創(chuàng)“米氏云山”畫風之觸媒也是它。盡管作者筆下未及(米芾《凈名齋記》“五州之后,與西為阻”“五州之外,崚嶒千疊”句),但作為后世鑒賞者都不可忽略。

下面從鮑皋詩題談起,不論是全稱題還是簡稱題,都有核心詞“絕頂”(南朝宋 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山行非前期,彌遠不能輟。但欲淹昏旦,遂復經(jīng)盈缺。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閉。巒隴有合沓,往來無蹤轍。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這兩字顯見作者在寫此詩時,心目中老杜《望岳》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不斷浮現(xiàn)的。詩中“南徐千百山,在下爭奔趨”,含有此意。

正文可分3段,從開頭至“明沒千蒼馀”為第一段寫五州形勢及其與長江相映成趣為南徐諸山雄長的形勝。從“辛亥冬十月”至“大壑沉芙蕖”為第二段,寫從前山登山“履巉巖,披蒙茸”(蘇軾《后赤壁賦》)到攀躋絕頂,俯瞰南京(昇州)、揚州、真州與金、焦、茅、蔣諸山的襟懷。內又可分3層:從“辛亥”句至“奮迅竦輕軀”為第一層,寫從前山初登及訪賢未遇,從“行行路少”至“蒼茫難具殊”(南宋 李處權《十月十日陪張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把盞屬形勝,領略難具陳”)為第二層,寫排除萬難對付山險。繼續(xù)攀登,從“豁焉凌絕頂”至“沉芙蕖”則為第三層,寫登臨絕頂“山登絕頂我為峰”(林則徐聯(lián)“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縱目覽江天、山水風光的“豁然開朗”,從“惜哉時畹晚”到篇末為第三段,寫從后山下山的“下山更比上山難”的具體歷險及深夜回觀的感想(也可將“回觀五州高”至詩末分為第四段,專言詩人感想)。

現(xiàn)具體簡說如下,開頭寫五州山不如五岳之“峰高萬仞”,但“三千丈”亦足雄南徐。說它怎么未成為屏障天子的大山(五州山主峰“五老峰”與廬山五老峰同名,晉 郭璞《山海經(jīng)注》卷十“三天子鄣山音章。在閩西海北。今在新安歙縣東”,鮑皋又為歙縣鮑氏遷鎮(zhèn)第三世,故浮想聯(lián)翩),也可以稱為“仙都”了。因“南徐千萬山”如兒孫,如護衛(wèi)“在下爭奔趨”,而寫長江一實、一虛,一青蒼、一皓白,相映成趣,互為補充。接著從登山二客從前山攀登講起。開段說剛抵山麓馬匹即疲勞,“我馬亦已瘏”早見于前人“行路何其難,我馬亦已瘏”(北宋 孔武仲《故縣作》)、“ 我馬亦已瘏,與君同驅馳”(明 湛若水《與鄭伯興朱守中余子華昌平道中遇風》),即《詩經(jīng) 周南 卷耳》“我馬瘏矣”典故。

三人舍馬登前山。“盤盤巡磴道”至“撲撲驚松鼯”寫攀登過程中所見山景“松桂青饃餬,杏花俯可拾,靈草寒不枯”,龍湫(千尺井)未涸,仍動游人之興,描摹細致可圈可點。而過寺不入,訪隱者未遇,為登山過程中小插曲(鮑皋另有五律《東坡先生題“臥看滄江”處,遺構數(shù)椽,啟扉虛無人,久之而去》)。下面寫及五州山由于高聳且?guī)f巖上草木蒙茸,“終古無樵蘇”,而 “長蛇”“猛虎”之類大蟲時常出沒,游人視為畏途、我們警惕危論,但不愿示弱,而認為以此而煩惱、打退堂鼓是“壯夫之恥”,繼續(xù)攀爬,果然“行行路少澀”,榛蕪塞途,“石側不容足””,“草勁動觸膚”時有受傷危險,所以不得不“脅息”而上,再走上去,山路似絕,筆直難上,汗出如濡,枯藤如頑鐵,左右“攣拘”甚至牽人欲倒,弄得衣裳破碎,但我們臨危不懼,知難仍進,手腳并用“手爪充斧鋤”一度“同行互失”來不及打招呼、扶助,盡管未有蛇虎來侵害,但已恨“無長镵”來撬動、撬去擋路險石。這一段過程從“行行路少澀”至“蒼茫難具殊”是他們登前山的獨特經(jīng)歷,生動形象,值得大書特書。緊接著他們終于將山頂踩在腳下,“豁焉凌絕頂”實現(xiàn)了當年杜甫《望岳》時未遂的愿望,而看到了滿眼風光,“一水包天孤”(唐 常袞《浮萍賦附歌》 “大江之水東西流,別有孤萍朝夕浮”)。石城南京雖“遠如黍”,但“渺渺天西”發(fā)人遐想,而江北之揚州、真州(儀征)則如“細縷青蒲”,近在咫尺的金焦二山在洶涌江浪中駕馭潮頭有如“弄潮兒向潮頭立”(宋 潘閬《酒泉子·長憶觀潮》),遠一點的茅山和蔣山(即紫金山、鍾山)在“決眥入歸鳥”的眼界中“不掛眼”,更不用說鎮(zhèn)江東鄉(xiāng)的圌山(鮑皋另有七律《登五州,和遠上人》“一氣焉能辨五州,南徐南兗和江流。茫茫禹跡岷遠,膴膴周原禾黍秋。巖轉古香吹老桂,井深幽壑媚潛虯??蛠頍o事談形勝,掛錫峰前指石頭”)。總的說來,“上游割(分)半楚”“中立吞全吳”,將杜甫《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詩句具體化了。吳楚眾山如翠浪既洶涌而又平鋪在下,一水(長江)包天,遠近皆是滔滔滾滾的白浪,什么水藻、芙?。ê苫ǎ┑榷及_在內(南朝宋 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 “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游者胸襟為之開闊,胸懷得以舒展,這段寫景從“一水包天孤”至“大壑沉芙蕖”刻畫精微,可以入繪畫成壯偉景色,讀者不可放過。

末段寫時光流逝,天色已“晼晚”,這時“高星逼面冷,日黑號哀狐”,雖未睹蛇虎,但已使人“竦然”可怖感到不宜久留。五州山五座山頭,中間高,兩端略低,山北面陡峭,南面較舒緩。詩人和同行者丟下前山(怕再次艱辛),不料從后山下去卻“欲下嶺更嶇”,弄得從雜沓“礫”崩的風化石中(戰(zhàn)國 宋玉《高唐賦》:“礫磥磥而相摩兮。”)防滑倒而手足并用,人學猿猴。于是感到“來時所嘗境,歷茲猶坦途”——下山更比上山(清 釋慈海《翠微山龍王堂》“難領受個中真快活,進山容易出山難。”)何況后山一向無人涉足!因觀五州山,感到原以為不如五岳,但感到它仍有可比五岳的地方。一方面“嗟氣力微”。另一方面仍“喜心膽粗(雄心猶在)”。故希望有人為五岳繪圖描摹時,仍能騰一筆為五州山繪圖留像,并為自己這游人“朋友圈”效仿六朝謝靈運(最早寫“登絕頂”詩的詩人),進而學習戰(zhàn)國“愚公之愚”(李端《長安感事呈盧綸》“聊將呈匠伯,今已學愚公。”)——“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借用毛澤東《愚公移山》語)而自豪和驕傲。

五言、七言“七十韻”是中唐以來常見的長句形式,如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柳宗元《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等。鮑皋的這首“七十韻”與元人吳當《辛巳秋初歸田有期喜而成詠因感今懷昔賦成一百五十韻 》《再和康武一百五十韻》韻同(“虞”韻)而意殊,相比元人作品老成圓熟,而年輕的鮑皋(24歲)青春意氣,善于謀篇,敘事、狀物、議論、抒情都不落俗套,從開始鋪陳介紹,平平實實,而后面寫得形神兼?zhèn)?,漸臻佳境,我們不得不佩服鮑皋這位位列“京口三逸”之首的詩家駕馭長篇、化用典故的本領。

附:鮑皋《五州絕頂紀游七十韻》

(原文)五州方五岳,五州高不如。峨峨三千丈,亦足雄南徐。石龍出西潭,天帝鞭以驅。強項不肯進,昂首編髭須。詎非天子鄣,或是仙人都。長山作偏裨,右臂奮一舒。東西雙鳳凰,翼翼當路衢。南徐千百山,在下爭奔趨。大小狀不一,攬之累累俱。長江蟠山趾,山實江景虛。時有一點白,明沒千蒼余。

(譯文)如果把五州山與五岳(泰、華、衡、恒、嵩山)等千仞萬仞的大山并列而言,五州山高度遠遠不及。然而,高高的五州山也有三千丈呢,這個高度在南徐(鎮(zhèn)江)境內也足以雄居榜首。五州山像一條龍一樣從西邊水潭中騰躍而出,被天帝用鞭子驅趕延伸。但是,整體的山勢倔強就像摁著脖子也不肯延伸,昂著頭在編弄著自己的胡須。這里難道不是《山海經(jīng)》里面天子之城邑,或者是神仙居住地嗎?十里長山相當于包圍狀,像是用力伸開右胳膊。五州山東西兩邊各有一座同名的鳳凰山,每條大道像是鳳凰羽翼。南徐州境內山巒成百上千座,站在高處向下看都在奔走跳動。山的大小狀態(tài)不一樣,但是萬千形態(tài)都在那里。遠遠看去,長江盤繞著五州山伸出的腳趾,山景真實可辨而江景有些模糊虛化。有時可能會透出一抹亮白之色,有時卻渾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見。

(原文)辛亥冬十月,霜露清泥涂。誓為茲山游,二客能從予(王、杜)。早食越西郭,言笑行徐紆。甫得抵山麓,我馬亦已瘏。盤盤巡磴道,柯葉相提扶。精舍開翠微,松桂青饃餬(翠微精舍)。杏花亂可拾,靈草寒不枯。洞然千尺湫,言即龍所居(千尺井,亦名龍湫)。石渦濺爪跡,撲撲驚松鼯。掉臂不入寺,同行隱者廬。滄江閉虛榻,叩有而答無(“臥看滄江”處,訪王處士不遇)。陽崖日月聳,陰洞飆雷噓。躋未及山半,群象紛已殊。當知絕頂上,睥睨空神區(qū)。或言茲山頂,終古無樵蘇。長蛇與猛虎,奔跳為歡娛。饑來覓人食,過者走且逋。危論誠當懔,高興安可需。登山不及巔,僝僽恥壯夫。況爾五州勝,接近在戶閭。二客競賈勇,始若無艱虞。穿林審山路,奮速竦輕軀。行行路少澀,蒼蒼但榛蕪。石側不容足,草勁動觸膚。脅息就樹梢,嶇崄茲其初。再行路忽絕,直上不可逾。崒怒壓我頂,足盡汗出濡。兩脛陷石棘,左右來攣拘??萏偾L鐵,提臂如有須。前行既拮據(jù),卻立忽躊躇。衣裳挽未及,破碎無完裾。山勢仍高高,仰面長嗟吁。少息鑿險進,手爪充斧鋤。同行已互失,怨怒雜驚呼。蛇虎雖隱毒,未遽敢啖吾。獨恨無長镵,蒼莽難具殊?;硌闪杞^頂,一水包天孤。石城遠如黍,渺渺天西隅。揚州與真州,細縷橫青蒲。金焦兩丸子,走浪如盤珠。茅蔣不掛眼,又焉知汝圌。上游割半楚,中立吞全吳。眾山劃然變,翠浪洶平鋪。遠近白一氣,大壑沉芙蕖。

(譯文)辛亥年初冬十月,霜露落地清冷可見。突然起誓發(fā)愿要登五州山,有王、杜兩位朋友能跟著我一起前往。我們吃過早飯后穿過鎮(zhèn)江城西,有說有笑地向五州山晃過來。剛剛到山腳下,我所騎的馬竟也累倒了。下了馬,我們沿著長長的山路繼續(xù)前進,看到沿道的樹葉層層相疊。駐足山腰的寺廟,可看見滿山高大的松樹桂樹映襯,青翠縹緲。杏花開落滿地,俯首可拾;有些草經(jīng)過寒冬卻依舊青綠如常,沒有枯萎。前方有轟然聲響的瀑布,說是神龍所居之地。石頭激起的漩渦明滅可見,驚動了小松鼠,噗噗嗖嗖遁走。但是我們甩動胳膊,沒有進入寺廟,卻一同走近隱士的草廬。遠遠看草廬(“臥看滄江”處)里有一張空床,我們迎門而問“有人嗎”,卻無人應答。轉看山崖的南面,陡峭壁立如額頭上日月角之聳起;后聽見洞穴里轟轟烈烈的驚雷之響。繼續(xù)向上走,還沒有到山半腰,發(fā)現(xiàn)眼前的各種景色已迥然不同了。想著上了山頂,看到的更是另外一番神仙景象了。有人說這座山的頂峰,自古以來沒有樵夫到達過。上面是大蟒、猛獸蹦跳的樂園。這些龐然大物餓了之后就要吃人,從這里經(jīng)過的人嚇得奔跑逃走。危言聳聽自然是因為的確危險,但是興頭上來又怕什么。爬山卻不能登上絕頂,再說這五州山離人群居住地那么近,不上去就更不丈夫,更不男人啊。所以王、杜兩人毫不示弱,各逞神勇。一路疾馳,沒有遇到啥困難。甚至穿過茂密的樹林尋找路徑,一路小跑。走著走著確實看見路比較難走了,只有無盡的叢林。石塊橫七豎八,腳都站不住,還被草木堅硬的枝葉刮傷。稍微抓住樹梢休息一會兒,這種崎嶇才是最普通的;再向前走,直接無路可走。感覺整個山都憤怒地壓著我的頭,我的腳已經(jīng)汗涔涔了。兩條腿已經(jīng)陷入石林了,左右不能動,進退維谷??萏購澢林厝玷F,拉開路障要等同伴援手。往前走已經(jīng)很艱難了,想著看怎么辦。還沒有整理好衣袖,一剎那衣服就被劃爛了。五州山依然屹立高不可攀,我們仰視頂峰長長地嗟嘆。稍稍休息后還是鑿開險路繼續(xù)前進,雙手并用充當攀巖的工具斧頭、鋤頭。同來的幾位已經(jīng)不同步調,大家一面相互抱怨生氣一驚一乍地喊叫。山里的蟒蛇、虎獸雖然是隱藏的大患,但它們不敢吞噬我們。我們只是遺憾沒有帶上一把刨土的長镵,蒼茫的環(huán)境難以詳細逼真地說明。站立山頂眼睛豁然一亮,一條大江橫陳天際。石頭城(南京)在遠處如同黍米粒大,藏在渺茫的西面天空一角。揚州和真州兩座城邑,像橫放的青蒲葉。金山、焦山這兩粒彈丸,在大浪中如同盤中之珠。茅山、鐘山不在視線之內,汝山、圌山更是無法找到。長江上游割裂了半個楚地,中間的山脈聳立于整個吳地。各座山色變幻迅速,如同青翠的波浪洶涌起伏。遠處近處白氣混然如一,一座座山似一朵朵蓮花點綴在水面上。

(原文)惜哉時晼晚,且復立須臾。高星逼面冷,日黑號哀狐。上山路嶇崄,欲下崄更嶇。舍之向山背,斗絕無飛車。何年五丁鑿,礫磥若階除。踏一乃崩萬,足往身旋徂。倒行手履地,轉步師猿狙。草根數(shù)仆跌,坎窞匪一踰。來時所嘗境,歷茲猶坦途。山下深夜色,寒火明煙墟?;赜^五州高,五岳高相於。嘗著謝公屐,好讀龍門書。所嗟氣力微,頗喜心膽粗。誰能圖五岳,五州為我圖。吾將謝二客,竟學愚公愚。

(譯文)可惜的是時辰已晚,我們只好站一會兒。高處星辰升起涼意撲面,天黑后狐貍哀叫聲聲入耳。上山之路崎嶇險峻,此時想下山更加艱難。告別登高處從山北面而下,陡峭峻險,沒有駕乘的飛車下山。這是哪年五位大力士鑿開的山路?大小石頭像臺階一樣。踏上去像要全部崩塌,腳步向前身體卻逆向移動。只好用手著地倒著行進,模仿猿猴騰挪的步伐。在草叢中跌倒了幾回,不止一次差點落到深坑里。對照上山所遭遇的環(huán)境,經(jīng)歷這些猶如坦途了。山下夜色密布,迷離的村落中,凄冷的燈火亮著?;乜次逯萆街?,可以與五岳相比。我曾經(jīng)穿著六朝旅行家謝公發(fā)明的有齒登山木鞋,平時喜歡讀讀跳龍門之書。我嗟嘆個人氣力微小單薄,但自我欣喜這次登山膽量粗豪。誰能謀求五岳之游,五州山讓我滿足了愿望。我要感謝王、杜二位朋友,今天我們終于學習到當年愚公堅忍不拔的精神 。

責任編輯:阿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