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好逼天天有久久网站,www夜夜操comwww,美女网站视频一区,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首頁 芙蓉樓 翻閱鎮(zhèn)江

古老莊嚴的戴家山

2025-04-17 09:22 來源:京江晚報

文/朱昌勤

江蘇大學東北角有座戴家山,因為曾經(jīng)是先民聚落的遺址,顯得滄桑古老;又因為山上建有王龍烈士碑,成為莊嚴肅穆的英雄山。

據(jù)說,戴家山起初,并不是一座山的名稱,而是一個古村落的名字。村中并無戴姓,村對面有一座山,當?shù)厝朔Q之為“對家山”,意思是家對著山,山也對著家。由于“對家山”念著順口,久而久之便衍變成“戴家山”,村名即由此而得。

戴家山北麓,曾經(jīng)是白浪滔滔的長江,至今山下的“千棵柳”處,依然還是茫茫江灘濕地。遠古時期,先民逐水而居,但處于濕潤多雨的江南,人們要選擇在地勢高爽的臺地居住。戴家山正是這樣一座水邊土臺,高20多米,長60米,寬40米,山頂上是一個適合人居住的長方形的平臺。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曾在這里挖掘,發(fā)現(xiàn)了古人留下的灰坑,還出土大量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遺物明顯具有良渚文化特征。

前不久,趁著大好春色我來到戴家山,眼前的山雖不高,卻是樹木蒼翠,綠蔭遮蔽。沿著蜿蜒曲徑,我來到山頂平臺,見有一老者正在鍛煉,我上前招呼,老人邀我坐下交流。原來,老人從1963年開始就住在戴家山旁,他父親在農(nóng)機學院(江蘇大學原名)工作,那時他所見到的戴家山,是雜樹野草叢生的荒山,童年的小伙伴們出于好奇,常爬上山頂高處眺望滾滾長江中的大輪船,隨著歲月變遷,江水航道離山越來越遠。1985年農(nóng)機學院家屬區(qū)規(guī)模增大,為解決用水問題,學校要在戴家山上建一座水塔,動工挖掘不久發(fā)現(xiàn)了深埋地下的古物,后來考古隊進入,揭開了先民遺址的神秘面紗。

1985年戴家山還有一件大事,建起了王龍烈士碑,從此這座小山不再寂寞,成了令人敬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老人說,每到清明前,總有各界人士、青年學生前來紀念王龍烈士。我見,山上不僅有王龍碑還有座飛檐翹角的“王龍亭”,紀念碑聳立亭中央,碑身背面清晰記錄著王龍烈士的生平事跡。王龍烈士紀念碑為何要建在古老的戴家山上?‌

史料有載,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時,剛剛被任命為鎮(zhèn)江市市長的王龍,忘我工作,為解放鎮(zhèn)江城日夜奔波。同年9月7日,王龍前往和尚洲(今江心洲),受理偽軍投誠的途中,在丹徒江畔與大批頑化偽軍遭遇,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刺刀,他毫無懼色,痛罵無恥的敵人,后英勇犧牲在江邊的蘆灘上,年僅37歲。1945年9月14日,揚中黨政軍民聯(lián)合公祭王龍同志。1958年4月,揚中縣人民政府于興隆碼頭村建起了王龍烈士墓。1985年秋,選定在王龍犧牲地不遠處的戴家山,建王龍烈士碑亭。

“王龍亭”旁邊現(xiàn)有愛國主義教育長廊,陳列著江蘇大學近年來開展紀念王龍烈士系列活動的圖片和文字說明。為弘揚紅色資源,學校曾自創(chuàng)紅色舞臺劇《王龍亭》,演遍了學校內(nèi)外,廣受好評。

事實上,王龍參加革命的故事本就曲折坎坷。王龍,1908年出生于揚中翁家塘一個六代書香之家,他天資聰慧、勤奮苦讀,才思敏捷,文筆甚佳。他十五六歲時即參加揚中“存粹文社”及王氏宗祠舉辦的會文,每每名列前茅,深得文壇名士的贊許‌。1927年,19歲的王龍成家立業(yè),在自家?guī)哭k私塾,教書為生。1933年11月,揚中發(fā)生抗稅抗捐農(nóng)民運動。王龍向國民黨政府狀告揚中貪官污吏的罪行,而反被誣陷遭到通緝,被迫避難于靖江縣六圩。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王龍從靖江回到家鄉(xiāng)。不久,上海、鎮(zhèn)江、南京相繼淪陷。1938年2月,日軍開始騷擾揚中,王龍不顧個人安危,約了幾位有志青年準備前往江南與新四軍部隊聯(lián)系,要求出兵揚中,為民除害。因被告密,未能成行,王龍因此被捕入獄,后經(jīng)多方營救方得脫險。1939年春,王龍投筆從戎,參加了新四軍,不久即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王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先后擔任揚中縣抗敵委員會主任‌、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武進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鎮(zhèn)江市市長‌等職。

英烈事跡可歌可泣。戴家山下東南側(cè),有條河叫御帶河也稱玉帶河,通向江邊蘆葦灘,這條河曾經(jīng)見證了王龍的壯烈犧牲。小河兩岸杉林茂盛、楊柳依依、河水潺潺,宛如一條輕柔玉帶,流淌在江蘇大學與丹徒古鎮(zhèn)之間。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英烈王龍,將玉帶河上的橋命名“王龍橋”,如今王龍橋已成為鎮(zhèn)江人民對烈士的最好紀念!

責任編輯:阿君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