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文苑
文/任德發(fā)
每年春季,我和老伴與南山文苑都有約會,年年都能“與竹同修節(jié),約梅同醉春”。年年都能陶醉于碧桃花蔭,漫步在牡丹、芍藥花叢。
去“文苑”游春賞花,據(jù)我多年經(jīng)驗,應分為兩個階段。 每年的2月底3月初,是第一階段尋梅、賞梅的時期。4月上旬直至中旬、下旬,是櫻花、碧桃、牡丹、芍藥,先后登場、謝幕時段。從含苞待放,到花瓣流水,這一時期可算是文苑一年中最美麗的時期??梢哉f是滿園鶯聲燕語,萬紫千紅,整個園中都在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爭顯著生命的活力。
平日的文苑,也有它的過人之處,這里有很深厚的文化氛圍,介紹了不少鎮(zhèn)江及與鎮(zhèn)江有緣的歷史名人,他們每個人與鎮(zhèn)江都有故事,那都是家鄉(xiāng)的驕傲。今年最大的收獲,是對文苑里的三樣鎮(zhèn)園之寶,有了進一步了解,它反映了造園人的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及美好的寓意。
首先是“百年的牡丹”,花臺背靠學子軒,面臨碧波流水,百余年的國色天香,端立在中央?yún)^(qū)域,周邊都是紫色牡丹圍繞。花臺之上有奇石相伴,寓意花開富貴。年年與市民相會,給游客帶來驚喜和不一樣的好心情。
其次是“千年的紫薇”,在文心閣東的高地之上,有三叢虬龍般的軀干,背負著多條垂直向上的枝條,頂端的新枝嫩芽,在春風中顯示著它那年老而又年輕的生命。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紫薇花常被用來表達友誼、愛情,象征著浪漫、忠誠和持久。它代表著兩個人之間真摯的感情和執(zhí)著的追求,寓意愛的永久。
最后是“億年的太湖石”。太湖石是種景觀石,它在中國文化中還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寓意。用太湖石的藝術形象來托物言志。園林中的太湖石,象征的是濃云和波浪,營造出一種身處云海仙境的意境。文苑的“億年太湖石”放置在園門進口處,作為進門的屏風所用,奇趣的形狀,會讓人們產(chǎn)生許多聯(lián)想。左下方有說明簡介:此石是未經(jīng)雕琢、天然形成的景觀石,外貌造型生動,獨立成景,細觀可見天龜遠眺、神牛俯抵、蛟龍?zhí)胶5缺普嫘蜗?,觀全石宛如一尊碩大的透雕屏風,妙造天成,栩栩如生。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