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莊因謝駙馬而得名

謝廷寵(宋光宗駙馬)

鎮(zhèn)江謝姓家譜書影

謝公展
文/邱隆洪
謝姓,在全國人數(shù)最多的三十個大姓中排名第23位,全國有超過1000萬人姓謝,約占全國人口的0.75%。謝姓是江蘇第四十一大姓,全省將近41萬人姓謝,約占全省人口的0.49%。謝姓在鎮(zhèn)江姓氏中排名第35位,全市有1.6萬多人姓謝,在鎮(zhèn)江常住人口中約占0.5%, 意味著我們身邊平均每200個人中差不多有一個人姓謝。
鎮(zhèn)江謝姓的歷史可追溯至東晉時期
謝姓來源相對單一,其中最重要的一支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周宣王繼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謝(今河南唐河),后為楚國所滅,子孫散亡,以國為氏,是為謝氏,這支謝氏亦被視為謝姓正宗?!吨腥A姓氏源流大辭典》收錄了謝姓的其他20多支來源,主要為少數(shù)民族漢姓。
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早期,謝氏子孫分遷各地,其中以居于陳郡的謝氏人丁興旺,有相當名望,而陳郡謝氏又以陽夏一支最為著名。西晉末年,黃河流域戰(zhàn)亂頻仍,中原謝氏大量遷往江南,其中就有陽夏人謝衡,遷往會稽始寧東山(今屬浙江上虞),大名鼎鼎的東晉宰相謝安,便是謝衡之孫, 這支謝氏后來發(fā)展為有名的會稽謝氏家族。后世謝氏多以陽夏或會稽為郡望堂號,謝安則被各地謝姓尊為始祖或遠祖。
謝姓在今鎮(zhèn)江市域居住、生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晉,迄今已接近1700年。東晉謝玄,謝安之侄,自兗州刺史加領(南)徐州刺史,鎮(zhèn)守淮陰,因病無法履職,上疏請求解除職務,召還京口養(yǎng)病。謝玄在擔任(南)徐州刺史時,招募江北移民中驍勇之士,組建了“北府兵”,在淝水之戰(zhàn)中擊敗前秦大軍,一舉成名。南朝梁普通三年立《九錫真人三茅碑》碑陰道士題名中,有“金剛館主,延陵謝法先”,則說明南朝時期今鎮(zhèn)江市域除了南遷謝姓僑民外,本土也已有謝姓分布。
唐宋時期,謝姓在今鎮(zhèn)江市域分布已相當廣泛。北宋淳化三年《潤州砌大市磚街》碑所見姓氏中,有謝姓。句容崇明寺北宋紹圣題名石刻所見姓氏中,也有謝姓。
鎮(zhèn)江謝姓多稱謝安之后
謝姓在鎮(zhèn)江分布較廣,其中多支鎮(zhèn)江謝姓號稱出自會稽謝氏家族,或稱東晉名相謝安之后,或稱謝安侄謝玄之后。鎮(zhèn)江謝姓雖自稱謝安或謝玄之后,不過,追溯的世系世次并不一致,且與史書記載不相吻合,顯然不可盡信。
《中國家譜總目》收錄鎮(zhèn)江謝姓家譜6種,這些家譜記載的鎮(zhèn)江謝姓來源主要有這么幾支:
1.丹徒謝氏,這支謝氏又稱潤州謝氏,始祖謝受四,字調元,宋建炎南渡,自河北大名徙浙江上虞東山,傳十數(shù)世至謝驥,字恒癡,明中葉再遷京口,為始遷祖。十五世起通族字派為:恩昌清慎、為官本謙、和淑性方、忠厚傳家久、詩書衍澤長……
2.潤州謝氏,這支謝氏亦來自浙江上虞,始遷祖不詳,明末遭遇倭寇之亂,流寓京口,清代學者謝庭蘭,出自這支謝氏。
3.古潤城南駙馬莊謝氏,這支謝氏自稱謝玄之后,譜以謝安祖父、晉豫章太守謝鯤為始祖,謝玄為鯤曾孫,謝玄裔孫(25世)謝大祚,浙江天臺人,徽欽兩朝正議大夫,金兵犯汴時,扈駕南渡,初居鎮(zhèn)江岳廟之東,后榮歸天臺,其曾孫謝廷寵,尚宋光宗寶慶公主,敕封駙馬都尉,生二子,長子謝士賢,驍衛(wèi)大將軍,鎮(zhèn)守京口,聽聞金兵可能從海上襲擊臨安(今杭州),遂將駙馬夫婦迎至鎮(zhèn)江,建府于城西陽彭山,并于城南馬鞍山旁善政里置莊建宅,供駙馬夫婦春夏居住,即后世所稱駙馬莊,宋末金兵南犯,陽彭山駙馬府毀于戰(zhàn)火,裔孫(33世)謝仁離城退居駙馬莊,為躲避元兵追殺之禍,改名白馬莊,故譜以謝大祚為潤州始祖,而以謝仁為駙(白)馬莊始祖,至39世謝紹遠,生二子一女,女招贅婿,族為三宗:長子謝瑾,次子謝琯,贅婿謝琳。謝瑾生七子,謝琯生四子,謝琳生一子,40世萬字派計十二人,其中四人無嗣,于是合族派成八分。其中,謝瑾之后分五分:謙,行萬二,東分支祖;誌,行萬七,前分支祖;讓,行萬八,南分支祖;譁,行萬一,西分支祖;詳,行萬十二,中分支祖。謝琯之后分二分:景貴,行萬五,前分支祖;景旸,行萬九,后分支祖。謝琳子諳,行萬一,北分支祖。至43世云字派,合族又別為二十四房。三十二世起,陸續(xù)有子孫遷往西麓、廟塘、鎮(zhèn)江城內、高資、句容、丹陽、金壇、南京、江都以及浙江杭州、江西、河南等地。
4.潤南謝巷謝氏,這支謝氏出自駙馬莊謝氏,謝仁曾孫(34世)謝節(jié)勤遷居陸城,子孫繁衍,其地后稱謝巷,四十六世起字派為:從德嘉承、啟明顯文……
5.潤南白兔山西謝氏,這支謝氏自稱出自延陵謝氏,為謝安之后,不過追溯的世系與延陵謝氏、西州謝氏等有所不同。譜稱晉典農中郎將謝瓚為謝安六世祖,尊為外紀始祖,32世謝訚遷延陵,為內紀始祖。謝訚生二子:士質,字元誠,徙居金沙,為金壇一支;士廉,字元潔,本支分祖。謝士廉曾孫謝南一,元季因訪弟,至潤南白免山西泉水灣,見其山清水秀,土沃風淳,遂卜居于此,為本支始遷祖。據世系表,這支謝氏十三世起字派為:天國鼎之、永正大宗、德茂世……七世起陸續(xù)有子孫遷往鎮(zhèn)江城內、鎮(zhèn)江西門外山巷、東馬頭及長山巷、粵河蔡村等地。
6.云陽延陵謝氏,這支謝氏亦自稱謝安之后,譜稱晉典農中郎將謝瓚為謝安曾祖,尊為始祖,二十二世謝宜,官后梁毘陵教授,卜居武進羅墅,為毘陵始祖。二十九世謝本文,宋室南渡時卜居金壇陶林,三十八世謝興祖,贅居延陵北門,為本支祖,清末修譜時與西州謝氏聯(lián)為一宗,子孫有遷居南京、北京等地的。
7.云陽西州謝氏,這支謝氏與延陵謝氏同宗,亦出自金壇陶林謝氏,三十八世謝興顯,遷居延陵之西州,為本支始遷祖。謝興顯生三子,分為三派:應選,行鳳一;應達,行鳳二;應逵,行鳳三。后來鳳一公派又衍出寶堰、西楊西園村、李家邊、西后亭等支,鳳二公派衍出珥陵支,另有遷往諫壁、瓜洲以及南京、無錫、太倉等地的。根據世系表,這支謝氏五十四世起字派統(tǒng)一為:仁、義、禮……
8.丹陽張莊謝氏,這支謝氏自稱謝安之后,亦出自金壇陶林謝氏,謝本文七世孫(36世)謝綜,遷居張莊,為本支分支祖,后因子孫蕃衍,又分居巷上、謝莊。據《西州謝氏宗譜》記載,丹陽還有兩支謝氏來自金壇陶林謝氏,其中謝本文五世孫(34世)謝士能,遷居云陽城中沿河巷。
9.云陽延陵彪塘謝氏,這支謝氏也自稱謝安之后,出自毘陵謝氏,尊謝纘為始祖,謝宜十五孫(36世)謝日林,官鈞州教諭,元末以亂棄職歸鄉(xiāng),自武進羅墅徙居丹陽延陵之彪塘,為本支分支祖。據《西州謝氏宗譜》記載,丹陽還有兩支謝氏來自毘陵謝氏:謝宜十三孫(34世)謝義民,遷居云陽城中;謝商民,遷云陽越塘。
10.句容謝氏,據《古潤城南駙馬莊謝氏宗譜》記載,駙馬莊謝氏至少有兩支遷往句容,34世謝節(jié)愛遷居句容萊素(注:應為來蘇)鄉(xiāng);45世謝文熺,遷句容赤山湖,其后世系待考。
此外,鎮(zhèn)江回族中也有一支謝氏,始遷祖不詳。
■謝姓小檔案
謝
謝姓是全國第二十三大姓,超過1000萬人姓謝,約占全國人口的0.75%;
謝姓是江蘇第四十一大姓,將近41萬人姓謝,約占全省人口的0.49%;
謝姓是鎮(zhèn)江第三十五大姓,有1.6萬多人姓謝,在鎮(zhèn)江常住人口中約占0.5%。
■鎮(zhèn)江謝姓名人
謝珤
明代學者,丹徒人,宣德壬子科舉人,歷任江西南城教諭、山東青州府學教授,學術純正,師范端嚴,獎掖生徒,孜孜不倦,歿后祀于學宮。
謝璘
明代官吏,字彥珪,句容人,永樂十三年進士,任南京刑部郎中。
謝庭蘭
清代學者,字湘谷,丹徒人,諸生。自幼好學,咸、同年間顛沛他鄉(xiāng),仍讀書不輟,獨研經義,尤致力于《尚書》研究,卒后門人私謚“貞誠先生”,著有《古文尚書辨》《讀尚書隅見》《韻考略》《湘谷初稿》《湘谷續(xù)稿》等。
謝公展
現(xiàn)代畫家,名翥,又名壽,字公展,以字行,丹徒人,自幼習畫,1929年與鄭午昌等組織蜜蜂畫社,歷任上海務本中學、南京美術??茖W校、上海美術??茖W校、新華藝術??茖W校、暨南大學國畫科的畫學、國文、詩歌教授。擅長畫花鳥蟲魚,尤擅長畫菊花,有“謝家菊”之稱。
明清兩代,鎮(zhèn)江謝姓有進士1人,舉人3人,《鎮(zhèn)江人物辭典》收錄謝姓人物20多人。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責任編輯:阿君
